淄博市技师学院优秀毕业生风采展
作者:anfuquananfuquan           时间:2025-02-16 14:12:26

淄博市技师学院优秀毕业生风采展




优秀毕业生风采展


图片


学院始终以为学生就业增值赋能,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,以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,为城市发展培养了大批杰出的技能人才。如今,这些技能人才成为淄博市企业发展的主力军,为淄博市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。追风赶月莫停留,平芜尽处是春山。让我们以朋辈为引领,以榜样为力量,一起聆听那些有关梦想、拼搏的故事,了解那些努力和奋斗的过程,感受那些闪亮的现在。


企业转型遇“瓶颈”,高端技能人才助力升级

淄技师优秀毕业生

淄博金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金箭医疗”)前身是博山标牌厂,主要生产各种金属标牌。历史包袱沉重,技术含量低下,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,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。2013年,金箭医疗做出转型生产医疗器械的重大决定。资金问题可以贷款,技术和市场可以借鸡生蛋,但是人才从何而来?当时他们把目光投向本地技术院校。此前,企业从本地职业院校招募了不少技能人才,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通过深入了解和调研,企业了解到淄博市技师学院有专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技师班,这些技师班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,更重要的是具备符合当前企业转型的高技能实战能力。尤其是其中的大赛选手,其技术技能水平可比肩省内乃至国内前几名的行业翘楚。“我这个学生特别优秀,省赛第二名,国赛第五名。他是咱博山人,想回家乡工作,非常符合企业的要求。”指导老师高鹏介绍道。“工学一体化”的培养模式是学院的特色,“车间建到校园里、课堂搬到车间去”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。


  徐伟(右)和同事开发新产品

他的方案连裁判都赞不绝口

“在学校的时候,我就发现徐伟是一个非常沉稳的学生,越是在复杂环境里,越能创新思路,解决问题,这种能力也是我们尤其看重并着力培养的。”高鹏是徐伟的大赛指导教师,他在发掘学生潜力方面,秉承了学院的一贯做法和理念。在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阶段,徐伟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。比赛中途,他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,前面的步骤全部顺利完成,但是接线盘突然失去作用。

“后来我们才知道,这是大赛组委会安排的一道特别考题,在几百根电线中,有一条线故意没有接上,而且线头隐藏很深。”高鹏说,想要找到断点在哪里,必须要对线路一条一条进行测试,但是比赛时间有限,如果一点点找,时间明显不够,但若找不到断点,比赛就无法进行下去。怎么办?当时每一名选手都遇到了这个难题,作为指导教师,高鹏在场外也是忧心忡忡。“我们在训练时演练了各种突发状况,但是这种情况还没有备案。”高鹏说,训练中对突发状况的应对,此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“徐伟的解决方案连裁判都赞不绝口。”回忆起比赛的场景,高鹏现在还有些激动:“这个比赛比的是项目的完成度,排除故障固然重要,但是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将整个项目进行下去。当时徐伟认为浪费时间去寻找断点是没有意义的,不如直接跳过这一环节,将电流接入下一道工序,于是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全部比赛。”

高鹏认为,技能教育就是不教条、不刻板,虽然过程很重要,但是达成目标更重要。

技术是如何练成的

如果省赛体现了学院选手的“巧劲”,那么在国赛中则体现了选手长期训练培养出来的“韧性”。在省赛中的优异表现,让徐伟获得了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——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资格,这次大赛徐伟参加的是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赛项。

高鹏说,这次比赛是数控机床的装调,在省赛中都是模拟项目,但是国赛中比的都是装调货真价实的数控机床。为了参赛,他们请来国内生产数控机床厂家的工程师,现场演示安装过程。“这个比赛最难的就是中轴的安装,一百多斤的中轴需要一个人独立安装完成,当时厂家的工程师安装了两个多小时,而要达到比赛要求,这根中轴的安装要控制在20分钟。”高鹏说,2014年11月开始举行决赛,他们8月开始训练。也就是说,徐伟需要在两个月内完成这个训练内容,将速度提升到大赛水平。

“太难了。”徐伟介绍,刚开始的时候自己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安装,在两个月内要提高到大赛水平,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但是,国赛的资格好不容易拿到了,那就只能拼一拼。“我们通过反复研究找到了一个最为简单的办法,就是将需要安装的设备放到地面上,让中轴树立起来安装进去。”高鹏说,但是这个方案要点在是“稳”,必须保证中轴以最为垂直的角度安装上去,像数控机床这样的精密设备,公差值非常小,一丝一毫的偏差就会导致中轴死死卡在设备上,整个安装就必须全部推倒重来。“一开始我们必须借助水平仪才能找到安装的最佳‘中心线’,练到后来,手一搭上就能知道中轴角度有没有到位。”高鹏说,两个月的时间,徐伟反复锤炼的就是自己的“手感”,水平仪不再是帮助矫正角度的工具,而是验证“手感”的辅助仪器。

技能人才,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。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,将自己打磨成一台“测量仪器”,将手锻炼成比机械臂还要精准的“精密设备”。在最后的决赛中,徐伟表现出色,从全国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,最后获得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赛项第五名的优异成绩。技能都在手上,达到大赛水平,技能就成了受益终身的肌肉记忆。



技能人才助力企业转型升级

学院把大赛看做一种教育方式,赛场就是检验技能人才培养最好的“实习场地”。每一名学生都有各自的潜力,技工教育的特色就是将他们自身的潜力发掘出来,变成他们受益终身的优势和强项。学院办学最终的目标,就是为企业培养最需要的技能人才。技能人才不是一个模子里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,他们具备各自的特殊技能。有的人长处是创新,有的人长处是技艺,他们在不同企业,能够发挥自己不同的优势。所以,学院也会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,重点推荐。徐伟其实就是最适合一个转型企业的技能人才,既有创新研发的优势,又有大赛锻炼出来的熟练技能。

如今,徐伟累计研发产品30项,取得发明专利3项,实用型专利26项,外观专利1项。现在,徐伟已经担任金箭医疗技术部部长,成为技术上的“万事通”,并相继获得博山大工匠、淄博市首席技师、淄博市劳模、山东省劳模等荣誉,更加令人惊喜的是,在2023年,徐伟获评博山区唯一一名齐鲁首席技师。在2022年,金箭医疗投资50余万元建立产品实验室,徐伟带领的技术部门去年研发的医用纯水机共六种型号,已经获有关部门鉴定,取得了生产许可证。在成就自我价值的同时,技能人才也成为企业顺利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
为淄博市培养高技能人才一直是学院的办学方向,学院将在教育教学、课程设置、实训设施等方面紧密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展开,以满足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求,加强与市域企业的合作与交流,为企业提供“一企一策”的精准化定制服务,与各优质企业携手培养更多行业高质量技能人才,为实现淄博市“3510”发展目标和“强富美优”城市愿景赋能。